-
-
字大
-
字小
在2010 年度全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4月9日
冯文平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2010年要做好的几方面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职业教育
(一)传达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3月31日至4月1日,自治区教育厅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各盟市分管职业教育局长、职成科长、国家、自治区级重点学校校长、高职院校中专部负责人,高等院校成人学院院长及自治区发改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有关部门约160人参加了会议。教育厅何瑞芝副厅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6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教育部2010年度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2009年度全区职业教育工作;部署2010年度工作任务;交流发展职业教育工作的经验与做法。
会议重点强调九项工作。一是认真落实《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这个《行动计划》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今后三年的实施细则。二是确保完成全区中等职业学校14万人的招生任务。三是实施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自治区本级财政去年安排了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资金2亿元,今年2月,教育厅对这笔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把检查情况在全区进行通报。四是认真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和资助政策。五是继续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六是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转变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要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努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七是组织全区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2010年,全区技能大赛初步决定设计算机、数控、电工电子、烹饪、汽车维修5个专业,时间预定在5月上旬。八是启动全区中等职业教育督导检查工作。九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成人继续教育,加快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二)2010年度全盟职业教育工作安排。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关于今年工作的总体安排,盟局已下发了《2010年全盟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下面,我重点强调几项工作。
1.加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自治区教育厅将要下发中职招生计划,我们继续坚持中等职业学校(包括综合高中)不设门槛、春秋两季招收初中应、往届毕业生,加强返乡农牧民工、城镇失业人员、生产服务一线职工、应往届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等五类人员的招生工作,进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这“五类人员”的学制三年,实行工学结合,集中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一。职业学院加大全日制大、中专学生的招生工作的同时,继续做好“生态移民子女实验班”的招生。
2.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去年,锡林郭勒职教中心、多伦县职教中心分别获自治区700万元的实验、实训设备购置款,购置设备进度和地方匹配资金的到位情况与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太旗职教中心汽修专业的购置设备工作加快进度。今年,我盟积极争取国家级的民族特色学校建设项目。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各地要紧紧抓住国家和自治区对专业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的有利时机,把所有专业课教师轮训一遍,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根据学校长远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安排部分文化课教师转为专业课教师的培养工作。招聘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外聘急需的专业课教师。今年,盟局计划盟旗(县、市)各分担百分之五十费用,培训各中等职业学校急需专业课教师,培训地点正与教育厅职成处联系,会后各地将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和专业报上来。
4.大力促进联合办学。盟内职业树立起“全盟职业教育一盘棋”的思想,各中等职业学校(综合高中)与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专业对专业方式进行联合办学,加强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扩大合作范围,提高综合办学水平。各中等职业学校和综合高中扩大与区内外中、高等职业院校的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内容,重点抓好广东佛山的对接工作,适时选排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在天津等地挂锻炼。
5.加大短期培训。职业教育无长不稳,无短不活。我们的职业院校既满足广大学生的就业、升学需求,又要承担社会各类短期培训任务。为了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主动与有关部门合作,利用自身师资、场地、设备优势保质保量地完成农牧民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城镇职工培训和下岗职工培训工作。
6.认真组织人员参加全区技能竞赛。五月份,教育厅在巴彦淖尔市和呼市举办全区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比赛项目初步确定为计算机、电工电子、数控、汽修和烹饪等五个专业。近年来,我盟部分中职学校实训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各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开展技能竞赛,积极推荐选手。届时,盟局在学校选拔的基础上组织师生代表我盟参加全区的竞赛。
7.全面开展中职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教育厅督导室和职成处草拟了全区中职教育督导方案,并在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上进行讨论,近期下发。督导对象是各级政府,督导主要内容就是发展政策、人、财,督导内容向社会公布,各地要引起重视。
8.积极鼓励、依法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继续坚持属地管理和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民办教育机构的管理,规范招生、收费和教育教学等办学行为,依法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今年适时会同有关部门对我盟民办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等进行调研。
二、关于师资培训工作
今年,我盟将发挥“32111”培训项目的引领作用,继续加强中小学校长、教师、教研员三支队伍建设,计划组织盟级培训4000人次,同时,构建旗县级培训和校本培训三级教师培训机制。
(一)班主任培训。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要,分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培训班主任300人。培训内容为:现代教育理念、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主任工作艺术、班级活动组织、班级管理等。培训时间拟定在暑期,将邀请区内外知名班主任到我盟送教。
(二)骨干教师培训。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强化骨干教师的内功修炼,使其发挥示范作用,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培训骨干教师200人。培训采取到北京集中培训和到北京名校访学相结合的形式,4月下旬完成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5月完成中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各地要选派优秀的、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三)中小学校长培训。经过几年的大规模培训,我盟中小学校长基本参加过一轮高层次培训。2010年中小学校长培训重点是加强与区内外知名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拟选派100名优秀中小学校长到区内外知名学校挂职培训,开拓眼界,更新知识,提高专业化水平。
(四)教研员培训。以提高教研员素质,发挥教研员的指导和专业引领作用为主,通过培训,使教研员在教育教学能力与教科研水平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使他们在全盟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计划培训100人。将邀请中央教科所、自治区教研室的专家到我盟讲课并进行现场听课、评课、指导。教研员培训工作由盟教研中心承办。
(五)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管理员培训。为尽快建设一支合格高效的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管理员队伍,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应用能力,以及为全盟教育城域网开通和提高蒙汉文教育资源服务器应用率作用技术保障工作,培训网管人员150人,此项培训工作由盟资源管理中心承办,已于4月7开始分期培训。
(六)高中起始年级教师新课程培训。继续邀请全国高中新课标专家到我盟培训高中起始年级的教师,高中起始年级教师约500人,各地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保证高中起始年级教师全员参加培训。
(七)加大培训者培训力度。选派部分培训者走出去接受较高层次的培训,提高培训者素质,使之熟悉新课程,具有较强示范能力,适应新时期教师培训工作的需要。培训机构要选派能够胜任教师培训任务的培训者参加培训。
(八)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全面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要求,加快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步伐,加强“一院三校一中心”的培训工作,计划培训1800人。
(九)加强师德教育培训。邀请区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我盟进行专题讲座,重点讲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期教师道德修养、创新教育观等专题内容。
(十)组织好网络培训工作。继续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作,组织未参加过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锡林郭勒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网上培训的中小学校长、环节干部、骨干中青年教师500人参加学习,加强平台的管理,各地要督促学员按时上网学习,提交作业,切实提高远程培训质量。2009年的远程学习即将结束,还有部分参培学员未完成学习,希望各地督促学员抓紧时间完成远程学习任务。
三、关于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一)切实做好教育城域网建设及管理工作。一是按时完成教育城域网的建设。按照盟行署要求,各地要在今年5月1日前完成教育城域网建设并投入运行。截至目前,锡林浩特市、西苏旗、西乌旗和乌拉盖开发区已完成城域网的建设任务,并已投入使用;阿旗、东苏旗、东乌旗、黄旗、白旗、太旗和多伦县的设备已经购入,光缆正在铺设中;二连市和蓝旗正在积极的筹备中。有些地区因学校校址搬迁或新建学校的原因没有完成城域网的建设工作,希望这些地区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按时完成光缆接入,确保在5月1日前完成教育城域网建设并投入运行。二是规范教育城域网的管理。要建立和完善教育城域网管理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流程,并严格执行,使教育城域网从一投入运行就实行严格管理,切实保障教育城域网能够正常、安全、有效地运行。
(二)大力加强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一是积极推广使用蒙、汉文门户网站。目前,我盟已在蒙汉文门户网站上载入中小学教学资源达1000 G, 优秀课堂实录600多节,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了大量资源,使教师不出门就可以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直接观看到新课标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为丰富教师教育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促进“蒙汉文教育资源网”服务器的应用。各地要组织学校网管教师和骨干教师率先使用好这一优质课堂教学资源,要求学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按照“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促使远程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三是以“三项评比”为平台,培育优质教育资源。继续做好全盟中小学教师制作优质课、优秀论文、课件、优秀教案、相关作者简介、优秀文章、专家讲座等蒙汉文优质教育资源的征集和评比工作,组织教学专家进行评审、编目,并将这些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转化为信息化教育资源,以充实教育资源库。加强蒙文教育资源建设力度,有计划的录制与教材相配套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蒙文教学优质课,继续编译自治区电教馆指定的远程教育资源,补充教育资源。
(三)提高现代教育资源的管理与应用能力。一是举办相关的网络技术、教育城域网门户网站和教育网应用平台等方面的培训,建设盟、旗两级网络管理与维护队伍。二是为了提高电教教研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指导能力,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资源的应用能力,各地要组织和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训、观摩和经验交流等活动,选派一线教师或业务骨干参加自治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研讨交流等活动。三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以全体教师人人参与电化教育教学为要求,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师生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全盟中小学现有教学设施设备的利用率有一个显著的提升。
(四)抓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实验研究。为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技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各地各校要加强对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的督促指导工作。要组织对全盟课题实验学校的试验教师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题实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完成对课题实验的中期评估和提交评估报告工作,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确保课题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五)抓好实验教学与仪器管理工作。一是按照教育部年初新颁布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制定全盟中小学实验室和实验室教学管理办法,并修订《全盟中小学实验教学评估方案》和《中学实验室规章制度(规范)》,以保障实验教学的常规性和实效性。二是为总结和交流新课改形势下的全盟初级中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经验,安排在秋季召开全盟初中实验教学研讨会。研讨会将采取研讨交流、重点介绍经验、实地考察、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进行。三是加快推进高中通用技术教室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展高中阶段通用技术试验推广工作,加强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修订小学科学学科实验必做(选作)标准项目目录及实验操作规程(蒙、汉两种教材要求)。五是为检验全盟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实验操作教学水平,并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上半年组织举办我盟“首届小学科学学科实验教学操作基本功比赛”,各地要认真做好选拔推荐工作,共同把此项活动完成好。六是要认真抓好每年一度的全盟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工作,使统计上来的数据报表准确、可靠,能够成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科学决策的有效依据。
四、关于语言文字工作
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文工作条例》,按照要求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重点抓好三类城市和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一是开展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坚持“重在建设、重在过程、重在实效”原则,依法推广,双语并用,积极稳妥地推进。进一步加强与盟人大工委及有关部门的配合,拟安排6月份对东乌旗(含乌拉盖管理区)和西乌旗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启动多伦县和正蓝旗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工作。
二是继续开展创建盟级语言文字示范校活动,在多伦县一所学校、一所幼儿园,正蓝旗一所学校开展此项活动。上述两个旗县要根据本地实际开展推荐申报工作。
三是开展对公务员等有关人员和职业学校、综合高中毕业生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
四是组织开展好第十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按照中央文明委、教育部的要求,继续在全盟中小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各地结合要本级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和经典诵读活动。
五是做好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站的日常工作,加强对测试员队伍建设,年内对测试员进行一次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测试水平。
六是协助教育厅承办自治区语委在我盟举办的东北四省(区)语言文字协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