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锡林郭勒盟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加强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思政课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
加强顶层设计,扎实开展思政德育建设,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盟委行署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建设,建立厅级领导和盟旗两级教育局、学校主要负责同志联系思政课教师的“双包联”制度,厅级领导同志深入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动各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入校讲授思政课。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严格按照标准开足、开齐、开好思政课,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组织各类思政教学活动,开展全盟首届大中小学思政“金课”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各学段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92节,打造一批具有育人特色的示范“金课”,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扎实开展思政德育建设工作,2024年开展诚信教育系列活动共2100余场次,深入开展“国旗耀边关”铸魂工程,累计覆盖师生20.6万人次......各地紧扣“开学第一课”“徒步祭英烈”“国旗耀边关”、诚信建设等主题活动,不断丰富教育形式,通过主题演讲、读书征文、艺术展演、红色研学等多种方式,做到以实际行动铸魂育人。
二、夯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打造专业育人主力军
优化师资队伍,为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搭建平台,提升思政教师专业水平。注重对思政课教师这支“主力军”凝聚合力,依托名师工作室和思政教师工作坊平台、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坚持自主学习与名师示范指导,强化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通过课题研究、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专题讲座、论文撰写等一系列的活动形式,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连续两年开展全盟中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听课、大调研”活动,举办全盟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命题能力培训暨首届命题能力竞赛,深入教学领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问诊把脉,为思政教学体系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启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项目,举办一体化建设推进会、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现场教学、听评课教学培训,在开展教师培训、打造示范金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建思政一体化平台等方面改革创新,在搭建起多平台的基础上,拓宽思政课教师学习思路。
三、持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多方位强化实践引领
创新教育场景,有机结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拓宽实践领域。举办“北疆教育心向党”同上一台思政课优秀情景剧展演,发挥示范效应,指导各地挖掘张凤仙、廷·巴特尔等身边的榜样事迹,师生创编表演,共上一台特殊的思政课。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学创编音乐剧《阿纳尔的心愿》,2900名师生观看了“舞台上的思政课”,校园传颂“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感人故事,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入脑入心;锡林浩特市教育工委举办“强国复兴有我 同上一台思政课”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课本剧(情景剧)展演;镶黄旗教育局举办“手拉手演绎红色故事 心连心传承爱国精神”全旗青少年校园课本剧(情景剧)大赛;二连浩特市教育科技局开展“歌声中的思政课”实践展演活动......各地多样的思政课创新实践遍地开花。同时,强化“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探索打造走边关、生态行、强军梦、爱国行、爱家乡5条路线,构建盟内研学地图、红色地标23个、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9家,推出“小石榴籽寻访”研学品牌,覆盖近10万名师生。
下一步,锡林郭勒盟教育局将全方位推进学校思政课提质增效,持续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强化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不断完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