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5月份是民族政策宣传月,9月份是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
【编者按】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和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持续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认真落实在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面深入持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教书育人各环节。
西乌珠穆沁旗综合高级中学: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育人全过程
西乌珠穆沁旗综合高级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贯穿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全过程,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师生心中。2021年,学校被命名为“全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2022年,学校校长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23年,学校被命名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一、聚焦创新载体,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础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学校各项工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思政、德育工作紧密融合,用好《中华民族大团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思政讲义等教材,向师生讲深讲透“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文艺展演、演讲比赛和主题征文等系列活动,举办“颗颗石榴籽,共筑同心圆”知识竞赛、“我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守望相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朗诵比赛等,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于青少年心中。充分利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到草原英雄吉日嘎拉烈士纪念馆、宝日格斯台烈士陵园等教育阵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师生爱国情怀,让爱我中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祖国下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
二、聚焦校园文化,推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建设新时代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环境浸润育人作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校园,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和形象,让校园墙面、走廊、树木“会说话”,让书本、读物、雕塑“活起来”。打造沉浸式、立体化的“两廊一厅”文化育人阵地,在图书馆、阅览室放置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法律法规等书籍,营造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为契机,以“书香校园”为依托,深化“一周两月”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奋斗致青春 一起向未来”“国旗下演讲”“读书阔眼界 书香溢校园”“榜样的力量 思政教师讲述榜样故事”等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推动各族学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三、聚焦宣传教育,打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
持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依托本校思政课教师组建的民族工作宣讲团以及全旗“金色百灵”宣讲团等社会资源,通过校园电子显示屏、宣传栏、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载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党员干部、师生教育全过程。2023年以来,开展宣讲教育培训30场次,参与学生1200人次、教职工及学生家长1400人次。定期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专题研讨等活动,每月开展1次全体教职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每两周开展1次高一、高二年级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教育课,确保课时、教材、教师、教案、考核“五落实”。
下一步,西乌珠穆沁旗综合高级中学将持续发扬民族团结进步的优良传统,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奋力谱写新时代育人新篇章,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贡献。